【文/潘昱辰編輯/高莘】
2024年10月,歐盟委員會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車加征最高35.3%的反補貼關稅,。然而,,這一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不僅沒有讓歐洲汽車制造商真正受益,反而使其更加依賴中國同行,。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由于難以達成歐盟2025年的碳排放規(guī)定,以大眾為首的歐洲車企可能被迫向中國競爭對手購買碳排放信用額度,,以避免遭受巨額罰款,。
(略)汽車銷售的平均排放量,對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93.6g/km的汽車制造商處以95歐元/g的罰款,,或是向電動車制造商購買碳信用額度以避免罰款,。分析人士估計,一些歐洲車企可能被迫從比亞迪等中國競爭對手那里購買價值數(shù)億歐元的碳信用額度,。
對此,,歐盟的許多車企正在尋求采用“合并”選項,即與其他在歐盟銷售的車企平均其車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如特斯拉預計將與Stellantis集團,、福特和豐田等企業(yè)共享信用額度。根據特斯拉披露的財報,,去年前三季度,,該公司通過出售電動車信用額度已經賺了20多億美元。
另一方面,,梅賽德斯-奔馳也正與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沃爾沃和極星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控股集團本身就是奔馳最大的股東之一。盡管奔馳方面曾表示將繼續(xù)向電動汽車產業(yè)投資數(shù)十億美元,,但電動化轉型的步伐取
(略)場狀況和客戶,。
(略)年車企可供出售的信用額度從低到高:特斯拉、中國車企,、沃爾沃/極星金融時報除此之外,,諸如大眾和雷諾等車企也很難單憑自家的電動車銷量來實現(xiàn)目標。大眾可能向中國的上汽MG和比亞迪購買額度,,雷諾也可能與戰(zhàn)略合作伙伴日產和三菱聯(lián)手,。
不過,即便大眾選擇合并計算額度,,僅僅從比亞迪一家購買額度也遠遠不夠,,因為比亞迪在歐洲的銷量還不足以填補前者在電
(略)場的空白。
瑞銀表示,,如果大眾汽車集團要實現(xiàn)歐盟的目標,,需要在短短一年內將其電動汽車銷量翻一番。然而,,該公司沒有計劃在2025年推出新的
(略)場電動車,。對此大眾表示,將通過“自己的努力”避免處罰,。
如果不降低碳排放,,
(略)年間車企可能遭遇的罰款額度單位:
(略)
歐洲議會中右翼議員延斯·吉塞克(JensGieseke)更揚言,歐盟允許與美國和中國汽車制造商合作是一個“錯誤”,,這只會讓歐洲車企的競爭對手受益。
歐盟委員會同樣在面對來自行業(yè)壓力,。由于各國政府取消了對電動汽車的購買補貼,,去年德國和法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均有所下降。車企紛紛要求其制定更靈活的排放規(guī)則,。對此,,歐盟氣候專員沃普克·霍克斯特拉(WopkeHoekstra)于1月15日會見了汽車行業(yè)代表,并計劃于本月開始進行“戰(zhàn)略對話”,。
來源|
(略)責任編輯徐殿翔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尊貴的用戶您好,。上文****為隱藏內容,
僅對《中國采購招標網》正式會員用戶開放,。
如您已是本網正式會員請登陸,,
如非會員可咨詢客服。
|
專屬客服:孫榮華 |
電話:18856926517 |
微信:15395092470 |